上海区域为何独选 B1 级?揭秘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的 “防撞等级误区”
某个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项目评审中出现了一则令人意外的结果:30 根某品牌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因安全认证等级为 A2 级,不符合上海 B1 级的地方要求,被专家评审判定为不通过。评审同时要求施工单位调整防撞柱间距,并确保产品参数同时满足国标与地方标准。
这一结果打破了人们对安全等级的固有认知 —— 通常认为 A 级优于 B 级,A2 自然高于 B1,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。为何上海区域对这类路障坚持 B1 级认证?专家给出了针对性解释。
上海推行 B1 级安全认证,是基于城市环境特点的精准考量,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:
首先,适配市区道路限速。上海市区内部道路限速多为 60km/h,而 B1 级标准针对的车辆撞击时速为 65km/h,这一设定既覆盖了实际行驶速度,又预留了合理的安全冗余。
其次,契合车辆管控政策。上海市区对大型货运车辆实行全天管制,6.8 吨以上的重型车辆通常无法在主干道通行,而 B1 级标准明确要求拦截的车辆重量为 6.8 吨,与管制措施形成有效呼应。
再次,严控防撞入侵距离。市区内学校、商场等公共活动区域常与交通道路紧邻,如校门口上下学期间聚集大量师生家长,若路障拦截时车辆入侵距离过远,将失去安全防护意义。B1 级标准严格规定,车辆从 65km/h 撞击到完全静止的入侵距离≤1 米,能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密集区域的安全。
此外,B1 级还对路障性能与安装提出明确要求:拦截高度需≥600mm,确保有效阻挡车辆;主体结构需具备优异的防锈、防腐和防水性能,以适应室外及地下环境;安装基础应为 C30 及以上标号的钢筋混凝土,采用直径≥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网(网格≤150*150mm),且钢筋面到混凝土外表面距离≥35mm,从结构上保障防撞性能。
对比 B1 级与 A2 级安全认证的核心参数,更能体现两者的适用差异:
防撞等级 | B1 | A2 |
车辆速度 | 65km/h | 80Km/h |
碰撞能量 | 1108KJ | 1679KJ |
入侵距离 | ≤1米 | 1.01~7米 |
可见,B1 级并非 “等级更低”,而是更适配城市环境的安全标准。它在满足市区防护需求的同时,通过严格控制入侵距离,避免了过度防护可能带来的次生风险,因此更适用于学校、政府单位、交通枢纽等市区人员密集区域。而 A2 级因能承受更高时速和能量冲击,主要应用于核电站、军工基地等非城市环境的高安全需求场景。
这一案例也提醒我们,安全标准的选择需结合实际场景,深入理解行业规范与地方要求,才能在项目设计与施工中实现精准防护,提升效率与安全性。
在线获取产品最新资料及报价
